2025.03.22-03.23 志佳陽大山

 時間: 2025/3/22-23

地點志佳陽大山

成員蕭仲甫(領隊)許禎元(副領)Tiffany(大廚)林彥伯(嚮導,紀錄)陳柏睿黃彥維Sajad Mishkhas

男女比: 6:1  留守人蔣昊瑾

預定行程:

l   D03/21

l   1930社辦

l   2000出發

l   2300抵達南山國小

l   D13/22

l   500 起床

l   530 南山國小出發

l   630 四季蘭溪吊橋(司界蘭溪吊橋)

l   1130 賽良久

l   1300 瓢簞營地

l   D23/23

l   400 起床

l   500 出發

l   530 志佳陽基點峰

l   550 志佳陽最高峰 看日出休息

l   續行0.7K進森林前折返

l   700折返

l   930 瓢單營地整裝出發

l   1430 回到登山口

春分,是光影對等的時刻,日夜平分,萬物甦醒。台北已逐漸回暖,晚上的陽明大學還有些許涼意,在這天地氣息均衡之際,我們背起大揹,前往志佳陽大山。這不只是一場登山行程,更是一場與自己、與自然、與時間的對話。

志佳陽,不以高度稱王,卻以其孤峻之姿、靜謐之氣,在雪山山脈中靜靜矗立。她不張揚,卻從不輕易接納造訪者。每一步攀升,既是對體力的考驗,也是對意志的磨練。林間的霧氣如夢,岩稜上的風聲如詩,一切在春分之際顯得格外和諧,彷彿天地在此交會,靈魂得以安頓。

這段兩日的行程,在季節轉角的節氣中展開,不為征服,只為親近。寫下這篇紀錄,是為了保存記憶,也為了在未來的某一日,回望山間雲起時,依稀想起那個在春分光影下與山對話的自己。

實際行程:

D0(3/21) 陽明大學~南山國小

晚上出發,宿南山國小

因為擔心司機凌晨開車會太累,因此決定前一天出發,在南山國小打地鋪。

繁星澄澈,如洗的夜空中,每一顆星辰都熠熠生輝,仿若近在咫尺,(應該找昱翔來星導一下);明朝,必將大展山川壯闊之景。

11:00 抵南山國小,我們睡在一個超大的川堂,中間還發生大家都找不到廁所的插曲

 

D1(3/22): 南山國小~瓢單山屋

4:00起床,本來預計4:30 起床,但大家4:00就紛紛爬起來了


昨天陪我們睡覺的米羅山↑

非常久沒有晴天上山,心情極佳,相信大家心情都不錯;昨晚幾乎沒怎麼睡,擔心爬到一半爆炸。

6:30 抵達環山部落登山口,要先下一段很陡的產業道路到吊橋

登山口(),正在拍櫻花的Sajad()

6:50 四季蘭溪吊橋大合照

清晨的寒意尚未退去,我們一行人佇立於吊橋前,背後是初醒的山林,晨曦斜灑在枝梢與遠山之巔。這座靜靜橫跨山谷的吊橋,彷彿一道門檻,通往的是與塵世漸行漸遠的旅程。

晨光初照,志佳陽的序章

接著要踢3公里的林道,太陽早已躍出山巔,暖意緩緩爬上肩頭,大家紛紛卸下外套,身體彷彿也真正甦醒過來。

沿著四季蘭溪而行,晴空萬里無雲

8:00 抵達3.1K紮營處,前方就是長達4公里的漫長陡上,既期待又緊張

正在取水的仲甫

8:25 抵達3.2k處,高度1685,大家紛紛把外套收起來

第一個是Sajad, 他爬超快

3.3k處。出發前聽學長說,3.3k~3.4k非常遠,還果真如此

一路皆是陡峭上攀,幾無喘息的平緩之處。那山徑如一條筆直向天的線,抬眼望去,盡是無盡的斜坡與不見盡頭的樹影,彷彿山在無聲地消耗我們的意志。行至約莫4.5公里處,前一夜睡眠不足的疲憊悄然浮現,身體的力氣彷彿被山徑一寸寸抽走,腳步變得沉重,節奏也逐漸與前方同伴拉開距離(明明就是你胖)

彥維也顯露出倦意,腳步放緩,喘息漸重。於是我們默契地拆分成前後兩隊,由仲甫留下陪伴我與彥維,放慢步伐,安穩行走於林蔭與喘息之間。而其他人則如脫韁之馬,在山徑間飛奔而去,轉瞬便消失在蜿蜒的稜線之後,只留下一串逐漸淡去的笑聲與背影。(稍感遺憾的是沒有聽到Tiffany在山中高歌)

10:55 抵達5.2k處,終於迎來今日首個展望點,山林為我們微微掀開面紗。

壯麗的南湖大山(),中央尖山()

領隊大大

彥維,高度2450

12:20 抵達賽良久營地,高2695;坐落於半山腰,撲滿松針的營地

此時爬升剛好1000,因此決定稍作歇息,吃中餐

白姑大山

13:50 抵達馬武霸三岔路

歷經一路咬牙的陡上,樹林如同一層又一層不肯退讓的幕簾,悶熱與疲憊交錯纏繞,彷彿時間在林蔭中變得緩慢而沉重。每一步都踩在喘息與堅持的邊緣,心中不免疑問:究竟還有多遠?

直到某一刻,前方的枝葉忽然稀疏,陽光直直穿透林間,腳步也跟著輕盈起來、終於,我們走出了森林。

視野倏然開展,天地彷彿在那一瞬間打開了胸懷。放眼望去,聖稜線宛如劍脊般銳利橫亙天際,武陵四秀排列成一串沉靜的脊骨,遠方的南湖群峰氣勢磅礴,巍然聳立於雲之上。這片大景,美得令人屏息,讓方才林中一路的辛苦與掙扎,瞬間化作甘甜的代價。

站在這裡,彷彿不只是看見山的輪廓,更像是看見了努力過後,世界獎賞給堅持者的獎賞。

馬武霸三岔口指示牌

可以看到北二段和奇萊


15:00 終於抵達瓢單營地

大家都在等我揹的帳篷

準備紮營時,意外發生,我們發現其中一個帳篷袋裡竟是兩頂外帳。正巧此時,山谷另一側也有一隊人在完美谷紮營,我們還半開玩笑地猜想,會不會是他們手上拿到的是兩頂內帳呢?

雖然我們試圖用現有的裝備和創意各種嘗試,但終究還是無法順利搭起帳篷。最後,在權衡之下,我們決定讓一位隊員前往山屋過夜,其餘的人則擠進僅能勉強使用的兩頂帳中,彼此貼近、取暖,也為這次登山行添上一段難忘又略顯荒唐的插曲。

(嚴厲譴責上一隊收帳)

望著外帳的禎元

歷經約 7 公里、爬升 1500 公尺的腳程,我們終於在下午抵達今日的落腳點。這一天的山路無疑是艱辛的,幾無喘息的陡坡、沉重的背包與節節拔升的海拔,不斷考驗著我們的體力與意志。但也正是在這樣的磨礪中,我們漸漸沉澱心緒,與山對話,也與自己對話。

途中無數次仰望稜線、低頭喘息,有過疲憊,也有過靜默的喜悅。當終於抵達營地,卸下重擔、緩緩坐下,才發現身體雖累,內心卻異常踏實。

在山屋旁煮起熱水,看暮色染山,風聲與火聲交織出第一晚的靜謐。不需要太多言語,彼此一個眼神、一個微笑,就知道:這段路走得值得,也走得深刻。

北一段

聖稜線&武陵四秀

柏睿&武加加難山

大家跑去草坡上看日落

初春,山林仍難脫冬寒之骨,日間陽光和煦,入夜卻寒意逼人,晚上氣溫降至零下-4度,帳篷跟大背都結霜了。

今日行程總體而言十分順利,甚至可說近乎理想。天氣如預期般晴朗穩定,藍天映照群山,陽光在林間灑落,溫柔卻不炙熱,正是春分時節難得的好日。雖是初春,山中仍殘留冬寒的餘韻,晝夜溫差顯著。清晨寒意透骨,需緊裹外衣才能御寒。

山路清晰分明,幾無迷途之虞,省卻了找路的煩憂,也讓人更能專注於步伐與景色。雖然一路多為陡上,對體力是極大的考驗,但在夥伴們的陪伴與彼此間默契的步調中,那些喘息與沉重,也被悄悄轉化為安靜的堅持與心中的節奏。

夜色漸沉,帳篷搭起,熱食在鍋中沸騰,疲憊的臉上浮現笑意。我們知道,這一天的每一步,都是值得的;這一夜的休憩,也將是甘甜的。

最後感謝Tiffany為我們準備食物。

 

D2(3/23) 瓢單營地~志佳陽大山~回到四季蘭溪吊橋

為了要看日出,大家四點半就紛紛起床,Tiffany和仲甫更是三點半就起床幫大家準備早餐(超重的饅頭終於吃掉了q)

早餐後,眾人魚貫而行,攀上瓢單山屋旁的草坡。此時,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已從南湖大山的山巒間緩緩湧現。



鈴鳴山(後座),閂山(),奇萊北峰()

中央尖山(),接著依序是甘藷峰、甘藷南峰、鬼門關峰和無明山、無明山西峰、鈴鳴山

迎著微寒的空氣,腳步踏過泛著金光的箭竹草坡,朝曦自東方緩緩升起,將天邊渲染成柔和的橘黃與靛藍交界,光與影的界線漸漸明朗。

在這樣的光景中,一切的疲憊與寒意都被悄悄沖淡,只剩內心的寧靜與讚嘆。此刻,我們只是山的一部分,是時光流動中的短暫旅人。這樣的晨光,這樣的山色,無需言語,便已足夠成為一段記憶中最動人的篇章。


草坡很軟很舒服

6:00 日出

當太陽緩緩升起,金色的光芒灑滿山巒,我們屏息凝視,眼前的景色美得令人讚嘆。陽光穿透薄霧,為整片山谷鍍上一層夢幻的光輝,那一刻,我們激動得不禁歡呼起來,疲憊瞬間一掃而空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難以言喻的喜悅,而眼前這片壯麗的景色,也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中,成為此行最難忘的回憶。


雖然眼前的美景如詩如畫,令人流連忘返,但我們今天還有真正的主角──志佳陽大山正等著我們挑戰。只得暫時收起對日出的讚嘆,朝山頂邁步前行。


6:40抵達志佳陽大山基點峰

志佳陽大山,三等三角點,八秀之四

經過一路的努力與汗水,我們終於站上志佳陽大山的山頂。四周群峰環繞,雲海在腳下翻湧,風從山脊吹來,帶著一種登頂後特有的清澈與自由。那一刻,一切的辛苦都化為滿滿的成就感。

7:00 登頂志佳陽最高峰

巍峨的雪山主峰已近在眼前

由於時間尚早,我們決定繼續往前走到雪山南峰鞍部草原

一路上皆是尚未融化的淺雪

雪劍線在樹林後若隱若現

大草原與雪主


9:30 返回瓢單營地

10:00 離開瓢單營地,返程

才剛離開營地,沒想到我就不小心扭到了腳,只能靠普拿疼勉強撐著下山。為了配合速度,我們只好再次分隊,仲甫留下來陪我慢慢走。

12:30 賽良久營地,前隊約領先20分鐘

14:30 回到3.1k

15:30 環山登山口

這兩天的行程充滿挑戰與感動,從凌晨起床追日出,到站上志佳陽大山山頂,我們一同經歷了疲憊、歡笑,還有大自然帶來的震撼與療癒。雖然途中出了點小意外,我的腳扭傷了,但同伴的體貼與陪伴讓整趟旅程依然充滿溫暖與回憶。無論是山頂的壯麗景色,還是山腰間的腳步聲與彼此的加油聲,這些片刻都會成為我們心中難以忘懷的風景。

 

 

留言